资源分享
联系方式
手机:18758938286 (杜老师)
地址:东阳亭塘中街40号
手机:18066225121(李老师)
地址:义乌市城店路215号2楼
手机:13819965090 (胡老师)
地址:商城大道90号后门上二楼
邮箱:3396452112@qq.com
义乌市龙竹林思维培训部有限公司

感觉统合About Us

首页 >感觉统合

培养孩子的独立性
发布时间:2025-06-20 浏览:48次

很多多动、注意力不足的孩子,做事情都会比较拖拉磨蹭。不少家长表示自己不得不更加操心,需要经常提醒孩子,为孩子善后,如果父母不帮忙,孩子自己就做不好。甚至有的孩子会有这种念头“我不用做,爸妈就先急了,到最后他们还是会帮我的”。

你家孩子是否也存在这样的过度依赖行为?又该如何改善呢?

具体怎么做才能既帮助了孩子,又能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自己慢慢学习和掌握自主独立、自我管理的方法?

给家长们推荐3个方法:

沟通:越多越好,越细越好

永恒不变的原则:沟通和讨论。听取孩子的建议,认清他们的能力范围,将合理的建议与计划相结合。家庭属于大人也属于孩子,不要擅自做决定后,又责怪孩子什么都完不成。将目标设置成孩子稍微努力一下就可以达到,他们就会有信心和动力去坚持。

况且,每一天的“稍微努力一下”,远比“猛地努力一下,然后彻底放弃”要好得多

提供给孩子有效的选项
可以和孩子制定一个有趣的家庭协议,比如“一天内孩子可以求助大人3次”,也可以补充说“家长也可以求助孩子3次”。
这个协议的目的是为了告诉孩子,大家可以互相帮忙,但是没有谁一定要帮谁的道理,我们所有人都要付出努力。需要注意的是“求助”,而不是“要求”。

当事情超出合理范围的时候,比如孩子说“我要玩3个小时的游戏!”,类似这种不列入家庭协议的范围内;同样的,家长也不能说“我要你接下来3个小时都写作业!”

有帮就有还,形成感谢意识

“求助机会”是一份乐趣,如果可以的话,爸妈在帮孩子完成一件事后,可以向孩子“索取回报”。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家长真的去计较“我帮助你,你必须还给我什么”,而是要让孩子从意识上养成“这件事仍然是我的责任,只是爸爸妈妈在帮助我”。避免家长越帮,孩子越是感到理所当然,甚至干脆全部依赖父母了。

温馨提示多动症是一种常见的儿童发育行为疾病,家长在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氛围时,也要结合科学的干预方法,这样才能事半功倍!



扫一扫关注我们

客户服务热线

18066225121(李老师)

18758938286 (杜老师)

13819965090 (胡老师)

18558428310(小雪老师)

在线客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