感觉统合About Us
首页 >感觉统合孩子的内驱力.
发布时间:2024-04-25 浏览:361次
ADHD孩子很懒吗?
“我家娃太懒了, 每天写作业磨蹭到半夜,就是不想写,少写一个字都开心。”
“我家娃也是,房间乱的像垃圾堆,也不愿整理”
“我家娃只有看电视玩手机积极,吃饭学习都提不起劲!”
经常在看到家长这样的吐槽,而且有普遍性,甚至有位家长开玩笑说:十个A娃九个懒,还有一个是误诊ADHD。
所以家长疑惑:为啥孩子那么懒?做事那么不积极?一点动力都没有,都是靠我们催一下才挪一下。
很多家长所谓的“懒”,说的其实是孩子缺乏内驱力、缺乏动力。
缺乏内驱力的孩子,往往也存在以下3种特征:
缺乏责任感
缺乏内驱力的孩子做什么事都没有动力,他们习惯于被动的等待安排,甚至在团队中能不出力就不出力,总是想着还会有其他人去做,自己只要享受结果就好。
这样的孩子显然没有什么责任感,而导致其形成的原因就是孩子缺乏内驱力。
缺乏自信心
内驱力缺乏的孩子,他们平时很难得到父母的认可和表扬,得到更多的只是父母的批评和指责。
在父母给予的强大压力下,孩子会觉得自己真的什么事都做不好,从而产生自我否定,不敢去尝试,渐渐的自信心越来越弱,甚至会产生自卑。
缺乏抗压力
没有内驱力的孩子,就像东郭先生一样喜欢滥竽充数,他们往往习惯性的依赖于他人,以至于自己缺乏独立面对和处理事情的能力。
这会导致一旦孩子独立面对问题时,会因为无法承受巨大的压力而受伤,甚至会因此崩溃。
如果我们想解决这些问题,最好是能够发现背后的原因并寻找科学方法解决,那么事情就能柳暗花明了。
01内驱力的运作逻辑
想要提高孩子做事的的动力,就要激发他们的内驱力,最基本的就是增强孩子的脑回路。
从本质上说,这是因为孩子的大脑具有可塑性,每经历一次体验,一些脑细胞,也就是神经元,就会被激活,神经元间的连接(即我们大脑的回路)也会改变;而哪些特定的脑回路被激活,将决定了大脑的塑造结果。
正如哥伦比亚大学的大脑研究员lara Boyd博士所说“我们所有的行为,都会改变我们的大脑”。
如果把我们的大脑想象成硬盘,那么我们人生中的每一次经历都会在上面刻下印记。这些印记自然是有区别的,当它们积累的越来越多时,每个人拥有的硬盘便会不同。而这些印记就是脑回路。
所以我们说平时要多给孩子正面强化,其实就是在增强脑回路,让某个行为被刻画的印记更加深,更明显。
要知道,在增强脑回路,也就是得到这些正面反馈的时候,我们人体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,会开心,会自豪,会身心愉悦。
这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带来的快感又会强化这个大脑“刻盘”行为,让大脑会更加希望今后会有更多类似的经历。
02内驱力的提升方法
所以,为什么家长越催越吼,孩子越是排斥这件事,因为逼迫带来的更多是害怕,害怕自己做不到完不成、害怕自己受到大人的责骂。
有些家长看到这里可能就会问了:“孩子就是做不好,难道还要我们笑脸相迎、违着心去表扬吗?就不能批评不能催促吗?”
从专业心理认知训练来看,我们的正向强化,并不是毫无根据的鼓励表扬,也不是一味地打压批评,而是要充分从孩子的角度出发,给予适当的支持。
01. 善用奖励,但要把握频率
在教育过程中,任何奖励的手段都不是目的,只是辅助性的评价,是对孩子个体行为在某种程度上的肯定,要用得适当,用得合理。
所以,父母一定要把握好奖励的频率。只有在遇到不容易解决的问题的时候,才能够给孩子奖励。
如果孩子只是为你做了一些小事,只要口头赞扬一下他的行为,对他微笑并且说“谢谢”就可以了,另外还可以给孩子一个拥抱和亲吻等。
02. 物质与精神多结合
物质奖励可以带给孩子快乐,但是精神奖励做的好,还可以给人的内心带来荣誉感。
有了这种荣誉感,会促使孩子发自内心的积极向上,这是物质奖励无法企及的。
精神奖励不仅是一种荣耀,也起到了心理暗示的作用,会使孩子在精神上得到更持久的的激励,甚至能终生受益。
03. 高阶:大脑的奖励系统
大脑获得奖赏信息后,分泌神经递质,促进大脑神经元连接,使得大脑活跃。
科学家发现,当大脑发现有获得奖励的机会时,它就会释放多巴胺(多巴胺是一种脑内分泌物,用来帮助细胞传送脉冲的化学物质,也是一种神经传导物质,和人的欲望、感觉有关,它传递兴奋和开心的信息,还与各种上瘾行为有关)。
当释放多巴胺的区域活跃,它会指引你下一步的行动,带来的是欲望和期待,进而提升做事动力。
当然这个方法需要依靠更科学专业的脑电训练去完成,从而养成专注、高效、积极的用脑习惯,来提升孩子的注意力、自控力和学习内驱力,同样是符合大脑“用进废退、正面强化”的原理。
以上这些方法结合起来用,才能在更大程度上激发孩子的内驱力,而不是永远靠爸妈推一步、走一步!